Thursday 14 April 2016

椅子的由来

古人大多席地而坐,并没有像现在的椅子。 「胡床」据考证是在东汉才有西域少数民族传入内地,模样相当于今天的折叠椅,其坐面由棕绳连接,故亦称「绳床」。记得在老谋子的《英雄》里,我们不光可以欣赏到秦朝所谓的各式椅子,细心的观众竟能在屏幕上发现一部爱立信手机呢——洋相百出,还要去争什么奥斯卡,气得连天上的星星浑身都在发哆嗦。

据北宋《太平御来览》关于室内家具的条目中,有床、塌、案、柜、橱等,可就是没有「椅子」这一条!勉强和椅子沾上边的家具就也只有「胡床」。在唐代,「胡床」其实就成为了椅子的代名词。笔者注意到,李白在其诗中也确实曾多次提到它:

如他在描写醉僧怀素的《草书歌行》诗中,曾这样写道:「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这里的胡床指的应就是椅子,如果怀素当时是斜躺在床上的话,那他又怎能泼墨「数千张」呢?李白在《寄上吴王三首》诗中也谈到「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看来,这胡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时还可以将它折叠挂在墙上,假如是指睡觉的床,肯定是不行的;他在《陪宋中丞右武昌夜饮怀古》中更明确提到:「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可见,这胡床不仅是用来坐的,而且还成为了夜晚赏月的好「帮手」呢。 「胡床」当时在唐朝就像咱八十年代的冰箱、彩电,尚未完全普及,能坐在胡床上赏月也算是一种高级时尚吧。李白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赏月时理所当然会在「胡床」上过把瘾!

「胡床」在唐代其他诗人中也屡被提及:如李贺在《邀人裁半袖》中就有「端坐据胡床」诗句,这也再次表明「胡床」确实是被用来坐的——它就是后来被俗称的「椅子」的前身!杜甫也有诗曰「临阶下马坐人床」,这儿的「床」指的恐怕也应是「胡床」,不然,他刚一下马就步入主人内房,直坐到他的床上——这看起来很不礼貌吧? !

其实,直到宋朝,椅子在当时仍被唤作「胡床」。苏东坡在其《点绛唇—闲话胡床》词中,曾这样写道「闲依胡床,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啧啧!写得真棒;陆游在《桥南纳凉》诗中也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嘿!这位老人家可真是会挑地方,他干脆将椅子搬到了桥边的柳树下乘起大凉了,要是您边摇起蒲扇,边再来段当年抗击金兵的评话,准保连水中的鱼儿蟹儿也会忙赶着过来听。

真正把胡床(绳床)转变为木制的交椅,再将它发展到如今俗称的椅子,大约是在南宋中后期,由于江南湿气过重,老百姓长期席地而坐对健康不利,于是在南宋小朝廷的推崇和鼓励下,椅子开始盛行于世,到了明、清两代终于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至此,「胡床」一词便彻底淡漠了,它已完全被「椅子」所代替了,「床」字也就单单泛指睡觉意义上的床。不难理解,最后也就导致出现了本文开头那惊人的一幕:明、清两代老八股们竟不知天高地厚,纷纷对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动起了「黑手」??一切都是一个「床」字惹的祸!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