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鸡长这么快是因为打了生长激素…」类似传言不断,日前又有出版社在国中〈健康与体育〉教科书中重提此事,气得畜产专家直批鬼扯,就连中华民国养鸡协会也准备向出版社提告。
究竟白肉鸡饲养过程施打生长激素是「子虚乌有」还是「真有其事」?如果是没有的事,那为何现今白肉鸡饲养32天左右就可上市?反观土鸡却需4到5个月?快跟着《上下游》一起一探究竟。
一、白肉鸡到底有没有打「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谣传数十年,难道以前真的没人用过吗?有的鸡农从小听到大,却「只闻其名不见其物」。今年养鸡迈入第8年的嘉义农二代黄胜裕说,小时候跟着爸爸养鸡时就有耳闻「生长激素」,但从来没看过。
黄胜裕猜测,早期父执辈一代养鸡都会在饲料添加抗生素,让鸡拥有抵抗力,抵御细菌性疾病的入侵,这类饲料农政单位称作「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但也有一说是「含药物生长促进剂」,可能是因为「生长促进」这些字眼遭他人曲解,误以为鸡只吃了能促进长大,因此以讹传讹至今。
但其实一袋手掌般大小、价格约为200元的饲料,里头就是矿物质、电解质、胺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农民因长期喂食单一食物,鸡长的不健康,饲料店只是利用这一点配出相衬的营养饲料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是,鸡生长过程有机会感染新城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可利查(或称传染性鼻炎)、鸡痘等疾病,李鑫聪说,这类疾病都需施打相对应的疫苗来预防,因而被误会为「生长激素」。
虽然畜产人士宣称没有生长激素,不过人类医疗上确实有利用生长激素来治疗小孩长不高的问题,阿根廷足球队好手梅西(Lionel Messi)便是一例,这类患者因为脑下垂体无法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需注射生长激素治疗。这类疗程所费不赀,根据小儿科医师说法,一般4岁半幼童开始治疗,每天需注射一剂,一剂要价约400元,一个月大约需花费上万元。
二、为什么现在的鸡长那么快就可上市?
如果白肉鸡没打生长激素,长那么快的原因是什么?关键魔法就是「育种技术」。鸡农黄胜裕以及农委会畜产试验所副研究员林义福不约而同提到,育种公司透过选拔,从上百只鸡挑选长得高、增重快的1、2只公鸡和母鸡保留下来,进行交配繁衍后代,这就是「育种」,道理和人类的优生学一样。
黄胜裕补充,国外原育种公司生产的种鸡是「祖父母代」,生长出来的下一代送到台湾称作「父母代」,再经过基因选拔卖到各养鸡场就是「商用肉鸡」,每一代育种都需持续屏除不好的基因,同时还要防止基因太接近的鸡种交配,以免生出基因缺陷的后代。
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兼任教授李渊百也曾撰文提到,台湾大约在1963年引进白肉鸡,当时白肉鸡需饲养8周才能达到2公斤上市体重,这50年来育种技术不断精进,如今饲养大约5 、6周,白肉鸡就可以长到2公斤。
目前国产白肉鸡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是爱拔益加(AA)、乐斯(Ross)和科宝(Cobb),三个品种的白肉鸡饲料转化率大约介于1.5到1.6间,换句话说,鸡只吃1.5到1.6公斤的饲料就可增重1公斤,鸡吃的饲料变少了,却能增加相同的体重。
鸡长得快不只靠育种?
除了育种技术外,饲料配方的进步也是一大因素。黄胜裕说,鸡的肠道短,吃完饲料大约4个小时就会排便,因此喂食的饲料配方越精致,才能让白肉鸡的吸收率更好。
基本上,刚出生一日龄的雏鸡到2周只能吃粉末饲料,由于此时鸡只的肠胃吸收还不够好,饲料厂通常会添加鱼粉补充动物性蛋白,同时维生素的比例也会比较高,等到2周后,饲料中含有的动物性蛋白以及维生素都会下修,待鸡只长到21天后适口性好,便能开始吃粗玉米,此时还会添加胺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补充养分。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全世界的家鸡已完成基因解序,台湾也成功建立种畜禽基因条码监测体系。林义福说,未来面对鸡只好发的疾病,科学家可透过现有的基因解序资料,找出致病基因。也就是说选育出肠道健康的白肉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