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的文献考证,可发现武士刀最早出现于古坟时代(注:由西元二00年至七七一年)中期。当时的原料以炼铁为主,形状则仿造我国的剑而呈直形,到了平安时代(注:西元七九四年至一一九二年),原料改为略经粗炼过的铣铁,外观则依旧保持棒形,及至室町时代(注:西元一三三八年至一五七八年)
以后,由于武士阶级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加重,武士刀也随之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不但原料由出羽(即岛根县)产生的水钢和千草(即兵库县)产生的火钢取代了原有的铣铁,形状也从直形变成微向后倾。此外,阶级的制度化与战争形态的改变,亦直接促成了短刀与胁差(注:即武士所佩双刀中较短的刀)的诞生。众所周知,日本是资源贫乏的岛国,除去少量铁砂之外,当时根本采掘不到易生高温的燃料矿源,自然环境的恶劣,使早期炼钢只得使用一种叫做[松炭]的燃料(注:即是把紫薪燃烧至半途予以熄火后所制成的木炭)。
松炭燃烧时的最高温度虽可达摄氏一千二百度(注:铁的完全熔解温度为摄氏一千八百度以上),但却含有燃烧时间不长的缺点,故中期以后的炼钢改采[佐仓炭],遗憾的是仍非理想。
一直到距今约三百余年前的江户时代初期,一位住在现在和歌山县田边市,名叫备中屋长右卫门的人,发明出一种能长时间保持摄氏八百度左右低温燃烧的[备长炭]后,这项难题方告解决。备长炭系以槲木为原料所制成,能在长时间内维持均等低温燃烧的优点,不仅为当时的炼钢术带来了一线光明,同时也成了日后日本料理中蒲烧鳗(即烤鳗)、烧鱼(烤鱼)、烧鸟(烤鸡)以及煮物(红烧)等食物制做上不可或缺的燃料。在始终无法获得高温燃料的环境下,日本人乃较尽脑汁地开发出[半熔解]与[淬火冶炼]的特殊技法,经过千年左右的考验后,这项技法逐渐去无存菁,正式成为冶炼打造武士刀的唯一秘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