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November 2015

狗狗吠叫的原因


1. 兴奋。如果当有人从房子走过或走到门前,狗狗叫了起来并摇它的尾巴,它可能是因为兴奋而发出声音。

2. 威胁或调侃。狗狗会因为门外的邮递员,其他小动物或其他的狗摆出咄咄逼人的姿势来吠叫。

害怕。有的狗狗害怕大的声响或陌生人,包括它们不太熟悉的狗,如果它的耳朵竖向后面,尾巴收在两腿之间,它也许在害怕。

3. 无聊,孤单。如果狗狗一直不停歇地叫唤,它可能是有多余的能量要消耗。

如果狗狗的吠叫是因为主人离开以后它感觉到无聊,希望引起注意,那么在主人离开前要想办法耗尽狗狗的精力,可以带它跑几圈,可以放一些零食藏在不同的地方,让狗狗找来吃,可以在玩具里塞零食,让狗狗费劲脑力精力把零食拿出来吃,当然玩具里所塞的零食不可以太难拿出来,不然找到玩具却得不到奖励也会让狗狗感觉到挫折,等等方式让狗狗不会感觉无聊和多余能量需要消耗。

4. 饿了或不舒服。狗狗吠叫引起注意。

5. 领土的保护。当有陌生人或是其它的动物进入狗狗的领土范围。它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而吠叫,目的是驱逐对方,叫的声音比较急促而短,这种吠叫又分两种,毫无畏惧的驱逐和害怕。区别在于身体动作,毫无畏惧的驱逐狗狗表现很自在,尾巴高举耳朵竖立;而害怕它的耳朵是往后倾倒,毛发竖立,瞳孔放大,后退,这些都是害怕的反应,但是它的吠叫却是更加的剧烈。

如果主人对着狗狗咆哮或是处罚,狗狗会逐渐隐藏它害怕的表现,并且对外来者产生攻击行为。这并不是因为狗狗的本性及本意,而是因为主人的咆哮责骂,导致狗狗被刺激,并且会加强该行为,同时也学习不要露出害怕的反应而直接采取没有警告的攻击。

6.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症或是强迫症的吠叫行为是很难处理的,必须透过专业的宠物医师以及行为治疗师的协助,才有可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并且透过行为矫正,让狗狗发生分离焦虑的时候,学习选择另外一个可以接受的行为来替代原本令人不悦的行为。

7. 引起关注。一旦狗狗知道可以用吠叫来获得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它会肆无忌惮地叫。所以当它吠叫时,离开房间,等到狗狗安静了起码两分钟以上,才可以回去,同时配合它学习另一种引起主人注意的方法。

8. 学习的行为。当狗狗吠叫,主人使用咆哮责骂的方法,甚至打骂,其实不但对于停止狗狗的吠叫没有真实的效果,这样更引起狗狗的学习后的行为。除了原本的吠叫以外,还夹杂着学习而来的吠叫行为。可能在咆哮责骂后,狗狗真的暂时停止了,但是实际上它的问题却是更严重,因为虽然主人的处罚,制止,咆哮会让狗狗感觉不是很舒服,但是主人却在当下给了它最大的关注,而这个关注就会引起狗狗不断的重复吠叫的行为,因为这种关注是一种狗狗的奖励,不断的加强了吠叫行为的持续,即使未来引起吠叫的原因去除了,狗狗的吠叫却会成为另外一种模式,它会便成为了叫而叫,使得原本想解决的问题更加困难。

9. 依赖主人。狗狗在感到被隔离的不安和过分依赖主人时会吠叫。依赖性强的狗狗,尤其当它进入新环境时,常发生狂吠行为。

找出狗狗吠叫的原因后,改变主人自己的行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