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4 September 2015

剑旗鱼 资料

外形特征编辑

剑旗鱼科
种类:全世界共有4属12种,台湾现有4属6种
生态:中表层巡游,卵生,肉食
栖息环境

旗鱼是大洋中表层的大型巡游鱼类,也是鱼类中的游泳冠军,最高时速达100公里以上。它的体型和同是游泳高手的鲭科一样,呈纺锤流线形,符合流体力学,但在背鳍和臀鳍后面,并不具有小离鳍。俗称“旗鱼舅”的“剑旗鱼”属于剑旗鱼科下的剑旗鱼亚科,全世界仅此一属一种,它的主要特征是:背鳍基底较短,口中无齿,且吻突呈扁平状,而非圆形
剑旗鱼科
剑旗鱼科 (15张)
 。
生活传说

认识“老人与海”的主角──正旗鱼
正旗鱼是剑旗鱼科下的另一个亚科,海明威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所出现的巨型鱼,其实便是正旗鱼亚科的成员。正旗鱼和剑旗鱼最大的不同是:其背鳍基底较长,腹鳍呈长条状,成鱼之颌齿、鳞片、侧线俱存,而且它的吻部为圆形尖棍状。
正旗鱼全球共有3属11种,其中的雨伞旗鱼属,因为背鳍高耸如伞或船帆,比体高还高,所以英俗名称为“船帆鱼”(sailfish),它的腹鳍鳍条特别延长,共2种,台湾有1种,即为雨伞旗鱼;四鳍旗鱼属的背鳍和体高约略相等,英文称"spearfishes",共6种,台湾有小旗鱼及红肉旗鱼两种;枪鱼属则背鳍比体高低,英文俗称马林鱼(marlin),共3种,台湾则有立翅旗鱼(black marlin)及黑皮旗鱼(Indo-Pacific marlin)两种。
随成长变化的鳍型
旗鱼的幼鱼标本甚少,所以关于它成长过程的形态变化所知极微。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旗鱼的背鳍、臀鳍及尾鳍,随着年龄或体长改变甚大。例如剑旗鱼在幼年、体长120公分以下时,背鳍基底仍甚长,与正旗鱼亚科相同,直到生长至160~200公分以上时,基底才缩短。另外,两个臀鳍原本为连续的一个臀鳍,长到70~80公分时,才分离为二。
剑旗鱼的背鳍随成长而变矮,最后一分为二。
奇特的掠食方式
长而尖的吻部是旗鱼觅食的好帮手,但它并不是用来刺穿猎物,而是击昏猎物。每当旗鱼遇见鲭、鲱、飞鱼、鬼头刀、乌贼等体型较小的鱼群时,便会冲入其中,快速挥舞吻部,把小鱼儿击昏后,再予以吞食。旗鱼的泳速特快,所以被它盯上的鱼群,通常无法幸免于难。
最具挑战性的渔获目标──旗鱼
旗鱼多半会随着洋流或水温变化,作长距离的洄游。平时它大多栖身于热带或亚热带,夏天才进入较高纬度的水域。台湾地区的旗鱼出现在东部和南部的大洋区域,尤其以温暖的黑潮流域及其支流的密度最高。旗鱼的体型庞大,加上出现机率高,因而是世界各国渔民重要的渔获种类,也是拖钓钓友认为最具挑战性,亦最向往的渔获目标。每年4~8月为台湾雨伞旗鱼的盛渔期,渔获量可高达2000公吨;而10月至隔年3月,则是立翅、红肉、黑皮旗鱼的产季。
捕获旗鱼的方式有许多种,包括镖射、延绳钓、拖钓、围网、定置网,甚至流刺网。镖射是其中困难度较高,使用的工具却最简单的一种。这是日据时代从日本流传而来的技术,趁着旗鱼在波浪汹涌,至水面巡游觅食的时机射镖猎捕。每当东北季风强劲吹送,风力达5、6级以上时,镖旗鱼的渔船便会纷纷出海,渔民个个全神贯注观察海面,一旦瞥见旗鱼偶尔露出水面的背鳍或尾鳍,镖鱼手马上站到船首突出的镖鱼台上,头手(主镖者)手握镖鱼叉伺机行动,二手(副手)则帮忙研判鱼踪,并且指引舵手行驶方向。鱼镖出手后,被射中的旗鱼通常会奋力往前冲,因此舵手必须关掉引擎,等到旗鱼精疲力竭,再合力打捞上船。有时为了安全及搬运的方便,渔民会事先剁掉旗鱼的吻剑,所以在渔市场常看不到完整的旗鱼吻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