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9 November 2018

搞定钞票防伪特征有多难?

现在钞票的防伪手段比任何以往时代都先进得多,正所谓“登堂”容易,“入室”难。比如人民币上最好使也是最老的防伪特征是水印——当我们想一验钞票的真假时,通常第一个反应都是拿起钞票对着光,看看有没有水印。

怎么能造出水印?水印不是印在纸面上或者夹在纸中间的什么东西,而是在造纸过程中,当薄薄的纸浆铺在丝网上时,被机器改变了密度。当某处的纸浆密度变得较厚时,透光性就会变差,对着光看时显得暗;而某处的纸浆变薄时,透光性就好,对光看时显得亮。人民币正面左侧空白处的毛泽东头像水印,就是纸浆密度变厚的结果。造假水印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围了。

有人想出了代替性的招数:用浅色油墨印在钞票空白处,或者在纸的夹层中夹上白色糊状物。不过,浅色油墨伪造的假水印没有凹凸感,而真钞票用了一段时间后,水印凸出的部分会被染得有点儿黑,或者你用铅笔轻轻地涂水印部分,水印的轮廓也会显出来。此外,生夹进去的白糊糊毕竟不如真水印那么密度渐变得自然、有层次感。

此外,在2005年印刷的人民币上,还有钞票面额数字形状的“薄水印”,是通过造纸时把特定部位的纸浆变薄做出来的。这就不是印浅色油墨或夹白糊糊能搞定的了。

如果要仿冒50元、100元面值的新钞票,就得在伪钞左下角用光变油墨(OVI)印上面额数字。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防伪特征漂亮又好认,改变看的角度,颜色就会从绿色变成深蓝色。这种油墨其实是由无数透明的小薄片组成的,而它之所以能变色,是因为光线入射到这种透明物质的内部后,经过反射和折射,以及相互干涉后,会呈现出颜色,所以又叫干涉型光变油墨。看的角度不同时,光线反射、折射和干涉的效果自然就不同,我们看见的颜色就不同。这种油墨生产工艺复杂、印刷工艺也不简单,而且价格高昂,销售控制也十分严格。现在在我国某些地方的新版驾驶证上,也开始使用光变油墨。普通人一没有原料,二没有机器,根本无从仿造。

也许在一些不方便看(这两种防伪特征)的地方去花伪钞就行了吧?比如黑乎乎的酒吧?基本不怎么管用了,人家伪钞收多了,现在也多了个心眼。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拿紫外灯照一照,看看钞票上有没有荧光油墨。在第五版人民币上,正面“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下面,都有矩形的荧光区,在紫外灯下会发出黄色的荧光,并且中间还有黑体空心的“100”或“50”这类金额字样。在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建筑处,有一部分图像也有荧光效果,这是因为这部分有色油墨里混合了有荧光效果的化合物,在正常光线下我们看到的是正常的图案,但在紫外线下就会发荧光。第四版人民币上也有荧光标记。

荧光油墨在正常的光线下是无色的,我们扫描或者复印时都看不出来,显然也无法打印。如果要仿造这两类标记,就意味着我们得能搞到对路的荧光油墨,此外还得有印刷设备。没错,这又是一项普通人难以仿造的特征。

怎么埋安全线(金属丝)也是个难题。你能把安全线弄进纸中间吗?对于普通造假者来说,到这一关就彻底歇菜了。稍有毅力的专业造假者们,在伪造第四版人民币时,会把塑料线放在两张纸中间,再把两张纸粘起来。之所以用塑料线,是因为工艺简单,容易弄到。可第四版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想要不被怀疑,与时俱进地仿造第五版人民币的安全线,难度就大得多。1999年印刷的第五版人民币,安全线上印有小字,对光看时能看到“RMB 100”一类的字样,要仿造这样的安全线,并且把它埋进纸里,就需要相当高的工艺。到了2005年,人民币的安全线全改成“开窗式”的了,而且上面还有全息图案,试问该怎么仿造?想想就头大。

要绕过这些防伪特征,就只能造1元面值的人民币和毛票了。它们上面没有光变油墨,没有安全线,也没人会花心思检查水印,它们甚至没有古钱币状的对印图案。还有,因为1元面值的钱用得多,所以破旧的也多,揉皱的假钞掺在这支“旧钞大军”里不容易被怀疑。不过话说回来,花那么大力气,还冒着犯罪坐牢的风险,去造一堆1块钱的钞票,那不是有病吗?再说了,大黑天儿想花掉1块面值的假钞,大概只能找小摊儿小贩儿买点儿煎饼或者烤红薯,他们挣俩钱儿多辛苦啊,太不人道了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