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0 December 2019

古人是如何取火的?

说发一:

希腊神话有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中国没有。何必盗取天火,我们远古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予观木匠钻孔,钻头变烫,但未见过燃起火来。取火,钻头须有棱角,木块必求干燥,钻具转速要快,还要在钻孔内放置燃媒(如木炭渣),庶可奏效。此一法也。

《庄子》说“木与木相摩则然”。我拿两块木头互相摩擦,生出微温而已,不可能燃。古人用檀木造飞轮,套横轴上,摇柄快转。然后以干透的槐木条触压轮边,木条很快冒烟燃烧。郑玄注《周礼·夏官·司?》引人说“冬取槐檀之火”,就是这样取的。此二法也。

三法是用阳燧取火,见崔豹《古今注》。阳燧是凹面青铜镜,形如杯碟,对着太阳,聚焦艾绒,很快点燃。四法是用水晶球取火。《旧唐书》云:“罗刹国出火珠,状如水精。日午时以珠承影,取艾依之即火出。”古罗刹国在今印度境内。火珠即水晶球,当作凸透镜用,亦聚焦燃艾绒,与阳燧同。五法就奇特了,用冰取火。有古书说“削冰令圆”,取火如凸透镜之聚焦太阳光。惜乎冰怎样削,语焉不详。别以为原始人都很蠢,他们懂得就地取材,降成本于最低限度。六法是用燧石敲击取火,后来演变成打火机。

然而最使我惊叹的是第七法。一位刑满释放的低文化先生告知我,用竹筷一根,裹以铺床稻草,踩以塑料鞋底,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来回滚动蹂躏。总要踩紧,保证三分钟出火。他说:“狱中吸烟,就这样取火的。”这真是现代燧人氏呀,佩服佩服。我又想说劳动人民如何智慧,终觉不妥。监有监规,不准燧人氏乱取火。

说法二:

取火——人支配自然的开端
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地球上最早学会利用火的是中国的古人类。从遗址中被烧过的灰烬和兽骨判断,中国古人类早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已经开始用火来烧烤食物。
人类最初使用的是天然火。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始掌握人力取火的技术已无法考证。在韩非子的《五蠹》以及其它许多中国古籍中都提到过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事迹。虽然燧人氏只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它至少证明了中国古代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已经就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最早的钻木取火的方法,据专家考证可能是这样的:折一根山麻木,把它弄成扁平的形状,在上面刻上一道浅的凹穴。再折一根山麻木当棍子,人坐在地上,双脚踩住扁平的山麻木板,把棍子一端按在凹穴上,双掌握住来回搓动。这样棍子末端与木板结合处发生剧烈摩擦,产生许多木屑,并因摩擦而生热,等碎木屑热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钻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但在我国海南的黎族人和西南地区的古葱族人直到解放前还在沿用取火方法。

钻木取火是非常费劲的取火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古人开始使用火镰火石来取火。火镰火石取火的道理与钻木取火的道理相同,用铁制火镰敲击坚硬的燧石,因摩擦使剥落的铁屑受热而表面氧化,生成火星,火星落在易燃的纤维上,就产生了火焰。
随着技术的进步,聪明的中国古人进一步发明了利用太阳取火的方式 —— 阳燧取火。阳燧是用铜制成的凹面镜,太阳光经过阳燧的凹面反射,聚集到焦点上,时间久了便会使放在焦点处的易燃物燃烧。

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由于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除了可以驱兽逼寒外,还可以烧烤熟食,这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缩短消化过程,而且增加了丰富的营养,促进脑髓的进一步发展。火是人类最早支配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的结束,把人类向文明的征途上推进了一大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