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3 December 2019

谁发明了磁条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它们出现之前的情况。对于许多 70后来说,信用卡和借记卡上的磁条就是这样。全世界的人们每年通过“磁条”读卡器刷卡超过 500亿次。他们没有意识到,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对零售业、运输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在 20世纪 70年代,信用卡交易更多地是通过物理方式进行,而非数字形式。每个交易都采用一个微小的印刷机将卡上的凸起字母和数字印刻到双面压敏纸表上而进行记录。然后,每张纸被传送到处理中心,由一名忙碌的办事员将账户和销售信息录入到计算系统中。系统安全性差,速度缓慢,而且容易出错。

磁条与销售点设备、数据网络和交易处理计算机相结合,成为了加快全球信用卡业务蓬勃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每年处理的交易量高达 6万亿美元。磁条最初用于传送伦敦地铁和加利福尼亚州海湾地区快速运输系统的车票,可立即、安全、准确地记录和传送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如今,该技术已成为身份证、驾驶证、安全控制卡和 ATM 卡中使用的常见技术。

《塑料卡片的魔力:交易的数字化革命》(Paying With Plastic: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n Buying and Borrowing) 一书的共同作者 David S. Evans 写到:“磁条为何被证明如此有弹性?我认为答案很简单。磁条卡的成本非常低廉,而且现在,销售点的磁条卡读卡技术已经很完善,并且正通过学习经济和规模经济而受益。”

最先将磁介质与塑料卡片粘合在一起用于数据存储的人是 IBM 工程师 Forrest Parry。这要追溯到 20世纪 60年代。当时的情况是:他希望将一条磁带与 CIA 官员的塑料身份证结合在一起,而他不知道如何做。在将这一问题告诉他妻子时,当时正在熨衣服的她建议使用熨斗将磁带熔化到上面。他的确这样做了。IBM 因此成为了磁带技术的先驱者。

磁条的故事并不仅仅是技术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 IBM 和电子支付行业的其它领导者为提出开放性兼容标准而付出的努力。通过与银行和航空业合作,IBM 帮助开发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 1969年被采纳为美国标准,而在两年后成为国际标准。这意味着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磁条借记卡或贷记卡。

这还意味着 IBM 不能直接从磁条技术的发明中获益。在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初担任 IBM 磁条项目经理的 Jerome Svigals 说:“我们决定不申请磁条技术或磁条生产技术的专利。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使用。”但同时,IBM 也获得了补偿。Svigals 说:“对于我们开发磁条所花费的每一元钱,我们通过计算机销售而获得了 1500美元的回报。我们的初衷是推动计算机销售量,而我们做到了。”

最初,银行并不热衷于采用磁条技术。成本是一个阻碍因素。IBM 的说法是价格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Svigals 向 IBM 董事会做了一次演示,其中包括多位银行家。他说,IBM 并没有进军信用卡业务领域的计划。公司仅提供技术。Svigals 回忆到,在会后,首席执行官 Thomas J. Watson Jr. 把他叫到一旁,说自己对磁条技术完全不接受。原因是他说“我母亲不喜欢信用卡。”无论如何,IBM 还是进入了这个业务领域。

在当前日益物连化和互连化的时代,磁条的工作可通过其它方式完成。与微芯片嵌合在一起的卡片很快在欧洲和其它发达国家取代了磁条。移动电话有望成为购物的另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全球金融和交易系统在很多方面是从初级的磁条发展而来的。有人可能会说,磁条对消费者和旅行人士所做的工作是条形码和通用产品代码 (UPC) 对库存和供应链所做的工作。这的确是从 Parry 夫人的烫衣板继承而来的。

磁条卡将数据存储在薄薄的一条磁介质中。磁条与钱包大小的纸片或塑料卡粘合在一起,通过磁卡读卡器读取。磁条最初是作为 CIA 的身份识别设备而设计的,很快,它用于满足公共交通、银行和零售业的需求。几十年后,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可靠且便利的工具。它提供身份识别,用于传送信息,并实现安全迅捷的金融交易。如今,磁条卡及其后代在全球用户的钱包中随处可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