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5 August 2016

用来做生鱼片的鱼一般都是用哪些鱼?

其实做生鱼片的鱼在品种选择上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只要是新鲜的鱼就可以。
在中国古代,生鱼片是一种很流行的食物,叫做鱼脍或鱼鲙,(“脍”字指切细的生肉,也可表示把肉切细的动作),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
最早的生鱼片是鲤鱼,而名气最大的生鱼片是鲈鱼。不过顶级的生鱼片是鲻鱼,即俗称的乌鱼。

唐人杨晔在他的《膳夫经》中把适合做生鱼片的鱼分成三个等级:列入头等的只有鲫鱼,次等的有鯾鱼、鲂鱼、鲷鱼和鲈鱼,再次等的包括鲚鱼(风尾鱼)、味鱼、魿鱼、黄鱼(中华鲟)和竹鱼。其它鱼在他眼里都不入流。杨晔的观点是否正确,见仁见智,各人口味不同,似乎不能一概而论。杜甫吃过鲂鱼做的生鱼片后,曾赞美“鲂鱼肥美知第一”,北宋诗人刘攽也称道“鲂鱼如玉鲙第一”,而清代名医王士雄主张做生鱼片“青鱼最胜”。

上面提到的鱼类当中,鲻、鲷、魿是海鱼,鲤、鲫、鲂、青、鯾、味、竹是河鱼。黄鱼为咸、淡水两栖鱼类。鲈、鲚也是海鱼,但在生殖季节,要洄游到内河的淡水里产卵,产地主要在淡水区域。

由此可见,做生鱼片要用什么鱼,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中国古代的生鱼片,跟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是不太一样的。中国生鱼片称鱼脍,而日本生鱼片通常叫刺身。两者有所不同。

取材上,剌身大多用海鱼,而鱼脍多用河鱼,或在淡水区域中捕获的洄游海鱼。这个不同可能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

另外制作上,鱼脍极其讲究刀法,讲究切得愈薄愈好,有时进一步切成细丝,称做“脍缕”;而剌身,除了河豚剌身等几种切得其薄如纸,可以透视盘面的花纹外,其余多是鱼肉条块,不是很考刀工。所以现在餐饮中的生鱼片一般做刺身多于鱼脍,是因为难度没那么高。材料上多选海鱼,也是因为海鱼的刺比淡水鱼少,没那么难处理。

总而言之,做生鱼片的鱼,种类不论,新鲜就好,相对而言以冷水鱼更佳,因为冷水鱼的脂肪含量更高,肉质的口感也就相对细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