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5 July 2017

红眼树蛙怎么养?

   我们应该知道红眼树蛙是群居动物,它们若置身于一个群体中,会更乐于去活动。养红眼树蛙的朋友,不正是最希望看到它们在夜幕降临时的叶间魅影么?国内很多蛙友,可能是宠物经费不够,也可能是没有群养意识,往往仅养一两只红眼在偌大的环境里,哪怕环境布置得再原始奢华也难以看到它们活跃的身影,当他们来跟我抱怨的时候,我当时也只能说这可能是红眼树蛙的天性吧。现在才从一英国前辈那得知,原来是要群养啊。该前辈在初期也是只独养了一只红眼树蛙,发现个体的活动性还不及后来群养时的一半。单养不光会对活跃性有影响,甚至对成长发育和繁殖都多少会有一点消极影响。

  小的饲养箱为何用呢?用处有二,一来是为新来的个体度过必要的健康观察期和适应期。二来作为病蛙或拒食个体的临时调养场所。   

  要想养好红眼树蛙,这是很必要的,因为新到个体较难同时适应新环境和陌生的群体,如果新个体一到家就新老混养,你难以知道新来的是否吃食或者健康状况;如果你说你不会经常添置新的红眼树蛙,那么若是你的群体里有一两只生病了,那么隔离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隔离在一个陌生简陋的环境里,无疑是加重病势。英国某前辈曾有一只体型娇小的雄性红眼经常拒食,因为体积比它大的雌性往往主动先吃,导致该个体精神上受压制或者说是害羞,他便把这只弱势的公红眼树蛙每周放入副缸喂食一次,这样才能保证其身体健康。相同的,要是把那只弱势个体放在随意的新环境里喂食,那么拒食到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所以,这么一个较小的副缸就尤显重要了。   

  接下来,一个食盆是很有必要的   国内很多朋友不习惯为树蛙准备食盆,就直接把活体蛐蛐撒入缸体内。普遍情况下,多数蛐蛐会躲在背景板或死角里,而爬友们还真以为它们被吃了,其实没有。更重要的是,在白天红眼树蛙休息的时候,蛐蛐可能会爬出来惊扰甚至啃咬红眼,这就会导致红眼精神紧张,容易生病。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利用小半截水瓶低端作为食盆,拴在枝丫上。食盆应该内壁光滑,然后投入的蛐蛐应该废掉大腿,以免弹跳逃逸。一个食盆不仅可以方便观察红眼树蛙们的真正进食情况,还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更能方便补给树蛙常需的矿物质钙粉。

  我以前觉得这个不用再强调了,前几天一个玩爬十来年的前辈居然来问我红眼树蛙是否可以和蜡白猴混养,再看他的红眼环境,真的简约得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我相信他懂红眼最好需要什么,但就是不知道国内被谁带起的懒人养法在作怪!我应该气愤得告诉大家,角蛙非牛或蟾蜍你可以用懒人养法养活(但绝对不能养好),可是红眼树蛙这种娇气的小生灵,就怕连养活半年都难!   

  我就不逐一描述红眼树蛙的环境除了宽敞/通风/潮湿/高温还应该有什么了,下图可以直观地告诉你(再差也得有几片阔叶和宽树枝吧)。   

  还有前辈跟我说箭毒蛙造景他可以理解,毕竟是日行的,白天看着很惊艳;而红眼树蛙,白天根本看不见,晚上熄灯后才出来,就觉得给红眼造景有点勉强了。   

  其实我想说,您就不能换个角度吗?你欣赏箭毒蛙的时间段只有在白天,那个时候确实很惊艳,但是晚上呢?   

  而红眼树蛙的缸体能在24小时为你带来精彩,白天有美轮美奂的植物造景,而晚上更有它们出来活动的靓影。

  所以,给红眼营造个奢华的造景成为西方高玩的标配。   

  关于垫材,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潮湿的爬虫地毯,另一个便是椰土(爬沙也行)。生化棉就尽量避免吧,红眼树蛙的皮肤是多娇嫩,设想如果让你整天赤脚踩在蜂窝煤或麻绳渔网上,你乐意么?   关于灯具,UVB2.0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缸体内的植物进行完整的循环生理周期。即使撇开对植物的影响不谈,对红眼树蛙个体也是有益无害,学过生物的都知道紫外线对于吸收的有利影响。时间则是建议每天8小时左右为佳。除了紫外线灯,夜灯的好处自然不用说,方便观察它们的夜间活动和提供夜间加温,而且红色或蓝紫色的夜灯亦能为家里带来别样的情调。(不管什么灯具,都得用铁网来隔离,以免傻蛙靠近被灼伤。当然专业爬箱都是有周全的设计的,就是怕有些爬友DIY而疏忽了隔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