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April 2015

鱼丸的由来

相傳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稱帝,他不僅要求吃得好,而且忌諱還特別多。根據稗史的記載,秦始皇好吃魚,他統一全國做了皇帝後,每餐必要有魚,但又不能有刺,如有魚刺則賜廚師死,有好幾個廚師為此喪命;而用魚燒湯,他說你想用水煮他。


有一天,某廚師製作御膳,見到魚又膽怯又發狠,就用菜刀背砸魚發泄。一下兩下,砸著砸著,他驚奇地發現,魚刺魚骨竟自動露了出來,魚肉成了魚茸。正在這時,宮中傳膳了,廚師急中生智,揀出魚刺,順手將魚茸捏成丸子,不假思索就投入已燒沸的湯中。

不一會兒,一個個色澤潔白,柔軟晶瑩,嘗之鮮嫩的魚丸浮於湯麵上,並呈到了秦始皇面前。可魚丸的「丸」字與完了的「完」字諧音不吉利,所以廚師提心弔膽。誰知討好皇帝的 內侍給魚丸起了個雅號———「皇統無疆風味」,始皇帝非但吃得高興,而且還傳旨嘉獎廚師。

魚丸的做法傳到民間後,老百姓可不管忌諱不忌諱,仍叫它「魚丸」或「魚圓」。至今福建人還常以海鰻魚、瘦豬肉、蝦仁、澱粉為原料精製成魚丸。

現在,很多家庭製作魚丸時,是用刀刮出魚茸做的,講究的要在菜板上墊塊生豬皮,魚肉刮完時刺最後全會陷在肉皮里,也不會刮出菜板的渣子。

還有一種辦法:魚先蒸熟,揀出刺,弄碎,加澱粉、蛋清等調味,再如普通做丸
【淡水魚巧去腥味】
淡水魚如鯉魚、草魚、鰱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常吃有益健康,但因為它們生長在池塘或者河裡,所以有時會帶著一種土腥味,把這種土腥味去掉,淡水魚就可以做得很鮮美了,下面介紹幾種去掉土腥味的方法。

1.把淡水魚剖肚洗凈後,放在冷水中,再往水中倒入少量的醋和胡椒粉,經過這樣處理後的淡水魚,就沒有土腥味。

2.鯉魚背上兩邊有兩條白筋,這是製造特殊腥氣的東西,宰殺時,要注意把這兩條白筋抽掉,做熟以後就沒有腥氣了。

3.宰殺淡水魚時,要將河魚的血液盡量沖洗乾淨,烹調時,再加入蔥、姜、蒜等調料,土腥味基本上可以去除掉。

4.用25克精鹽兌2500毫升清水,把活魚泡在鹽水時,一小時後,土腥味就可以消失。如果是死魚,需放在鹽水裡泡兩小時,也可去掉土腥味。


【清湯魚丸】 
鮮白鰱魚肉300克,雞湯750克,精鹽3克,豆苗25克,熟筍片、雞油各20克,水發香菇2個,熟火腿10克。

製作過程:
1、將鮮白鰱魚肉剁成肉泥,加清水、精鹽、味精攪拌,用手擠成魚丸;
2、將魚丸放入冷水鍋中,浮飄10分鐘,然後放置中火上,水近沸時加入冷水,如此三四次,防止水滾沸,魚丸撈出瀝水;
3、另用砂鍋將雞湯煮沸,將魚丸放入雞湯中,加精鹽及豆苗,然後倒入品鍋;
4、熟筍片、水發香菇沸水略氽,熟火腿片、筍片在魚丸上面間隔擺放,香菇結頂,四圍豆苗襯托,淋上雞油即可。


【對症吃魚】
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如能對症吃魚,更能顯出它的價值。魚類不會傳播禽流感,所以可放心吃魚。

鰂魚、鯉魚,有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 乳、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浮腫腹水、產婦乳少、胃下垂、脫肛等症。

帶魚,可補五臟、祛風、殺蟲,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皮膚乾燥者尤為適宜。常吃帶魚還可滋潤肌膚,保持皮膚的潤濕與彈性。

草魚,有平肝、祛風、活痹等功效。古人 認為,治虛勞及風虛頭痛,以其頭蒸食尤良。

泥鰍,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 之功效。可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病後盜汗等症。


【有以下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魚】
痛風,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一種物質,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數,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


来自:中国 Chin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