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August 2015

为什么食腐动物不会因为饮食感染得病…

首先要说明的是,“食腐动物”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名称,指的是以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食的动物,包括蚯蚓、蜗牛、白蚁和很多微生物等都是食腐动物。大型的食腐动物主要有秃鹫、鬣狗,还有一些(如乌鸦等)偶尔吃腐肉。 而疾病和病菌是有物种特异性的。能够杀死一种动物的病原不一定就能杀死另一种动物。所以并不能对全体“食腐动物”来讨论防止得病的机制。在这里,我们比较关心的是那些大型动物。 腐肉之所以有害,是因为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败变质,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最重要有害物质是细菌产生的毒素。腐肉中对人和动物危害最大的是肉毒杆菌,它们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肉毒素是人类已知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 大型食腐动物具有较强的胃酸,这是它们可以抵御腐肉中微生物的原因之一。食肉动物的胃酸强度普遍高于人类 [1],对微生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高度的酸性环境可以阻止肉毒杆菌的孢子发育产生肉毒素。 另一种让食腐动物免于得病的原因是抗体。红头美洲鹫(Cathartes aura,一种美洲秃鹫,典型食腐鸟类)、短嘴鸦(Corvus brachyrhynchos,又称美洲鸦,食腐肉)和郊狼(Canis latrans,一种美洲大型犬科动物,食腐肉)的血清含有大量肉毒素的抗体 [2],这些抗体可以结合肉毒素并将其安全排出体外。这些抗体中的很多种是人和草食动物中所没有的。 此外,腐食动物还有很多特性可抑制细菌在肠道内滋生,例如消化液中含有更多的溶菌酶,食物通过它们消化道时间短等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